虛擬會議──醫學界新常態

AM 730 2020-09-11

不經不覺,香港已經進入抗疫狀態半年有多,但可惜地,疫情還未完結,限聚令及種種防疫措施,恐怕還要持續一段時間。但抗疫之同時,地球還在轉,生活仍要繼續,總要找方法去適應這種新常態。

香港一向是國際城市,很多亞洲區的醫學會議,也喜歡選址香港舉辦,因為軟硬件齊全,醫療水平先進,更是不錯的旅遊熱點;無論是主辦單位、講者、聽眾或其家人等,也喜歡到香港一遊。

筆者在兩年前,在外地以講者身份出席醫學會議時,榮幸地受到主辦單位遊說及邀請,在香港籌辦「血管外科國際會議」。榮譽其實是歸香港的,故小弟亦欣然接受,日期亦定於2019年12月。會議場地亦早於一年前訂妥。但人算不如天算,香港自2019年中開始出現社會事件,很多地方對香港發出旅遊警示,令不少原先答允出席的講者及參與者都未能成行,會議被迫押後。

原打算在2020年4月再辦,怎知禍不單行,疫情於2月就在全球各地出現,到處封城封關,到訪香港旅客亦需要強制隔離兩星期,莫說小小的醫學會議,大型如奧運會也要押後。

會議又再度押後至7月尾,經一事、長一智,事情總不能無限期地押後,亦預計到疫情會反覆出現,任何人群聚集的活動有很大變數,亦可令病毒擴散;勉強去鑽空隙舉辦實體聚會,是極不負責任的行為。其實現時虛擬視像會議的技術已很成熟,結果就辦了一場全視像的國際會議,無論是外地或本港的講者及參與者,都可安在家中參與,出席率是歷屆之冠,亦達到了醫學知識交流的目的。

但遺憾的是,未能於會後與好友同行,舉杯暢飲,聯誼一番,這是視像會議無法提供的!也希望疫情過後,香港仍然是實體國際醫學會議的集中地。

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
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