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M730 2020-11-06
醫療科技日新月異,一些曾經盛極一時,被認為是金科玉律的治療技術,隨着時間及科技的發展,是可以被完全取代的。
就以血管外科手術為例,把壞了的靜脈曲張血管切除、以「搭條繞道」處理堵塞了的動脈血管或切除快要爆破的血管瘤,而再縫上人造血管等,這些都曾經是標準手術方法。但隨着「血管腔內手術」的面世,研究發覺,與其大費周章地開大傷口,去把血管找出來做手術,為何不只在皮膚及血管刺穿一個小洞,再經這個洞放入幼細的儀器,在血管裡動手術?這樣便大大減低手術的創傷性,把傷口變小、減輕痛楚、加速康復,而最重要的是並沒有因此而犧牲治療效果。
陳女士患有靜脈曲張多年,十多年前曾接受傳統開放式的手術,初時效果理想,但由於她須長期站立工作,慢慢又發現有彎彎曲曲的靜脈血管再浮現出來,令到腿部疼痛不適,皮膚變黑,曾有醫生建議再次做手術,但她因害怕開刀痛楚,及手術後的漫長康復,一直拒絕,令病情惡化。
後來家人找到血管外科醫生處,經超聲波檢查後發現原來是另一組靜脈血管出現問題,並可以微創方法處理,不需要開傳統的大傷口,只需局部麻醉進行,陳女士才勉強願意接受手術。最後手術傷口只有以幾個細小的洞,並以日間手術完成,術後數小時已正常走動,與她十多年前的經歷,實在是天與地之別。她才驚覺,之前不必要地把病情拖延,實在是非常無知。
現時的血管外科手術,以微創方法去做「血管腔內手術」,已經成為標準。當然,也有些情況「微創」是不適合的,故開放式手術仍是有其需要的。
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