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4/07/2014 国手开讲
日前发生的一宗市民于医疗中心接受抽脂手术后死亡的事故,让公众重新关注于诊所进行之手术是否需要受到适当规管。有关该宗事故,现时仍交由警方及衞生署联合调查中,暂不予置评。
的而且确,随著科技进步,现时很多治疗及手术,已毋须进医院,也可在诊所内进行;但现时各式各样的医疗资讯、推广甚至广告繁多,市民应如何凭这些公开资讯,去选择有保障的医疗服务,甚至手术,实在是一门学问。
最简单可行的,是大家在诊所接受任何手术前,应确保知道手术医生的资料,姓甚名谁,是否具有相关的专科资格?对有关医疗程式的熟练程度或经验是否足够?曾有病人反映,看到网上资讯,被转介到私家诊所接受治疗,直至疗程完结,仍不知究竟谁是其主诊医生,更说不上什么资历经验。这样接受手术,很难有什么保障。
事实上,现今资讯科技发达,不少医疗中心及诊所,均在其网站或社交媒体平台上,发放各式各样的资讯或推广,亦介绍有关治疗或手术的特点。其好处是市民容易获得相关资讯,但亦难免有部分会夸张失实,引起误导。
公众在阅读这些讯息时,有一点可要特别留意︰若相关资讯是由医生署名提供,他们便需要对这些资讯的真确性负上责任,而医务委员会对此亦有严格的指引;相反,若资料只是由个别的中心或网站名义发放,医委会便无从监管,真确性亦难以保证,则读者不妨想一想︰究竟有关资讯是否值得完全信赖?
若某医疗网站或机构,连谁是资料提供者,谁是主理医生,也避而不谈,读者若把健康甚至生命交托此等机构,是否明智之举?在这个资讯及推广泛滥的年代,我们应保持客观细心,不随便「照单全收」,以免堕入宣传陷阱,损失金钱之余,更有机会令自己的健康受影响。
作者为香港大学外科学系
荣誉临床副教授、血管健康基金会会长